中新社乌鲁木齐1月5日电 题:新疆民族乐器制作匠人:保护+传承让琴声更悠扬
作者 戚亚平 刘佳乐
【资料图】
循着悠扬的琴声,记者4日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四十四团永安镇一家乐器销售店,店主吐逊·那买提正在为新制作的一把独它尔试音。看见有人走进来,便起身热情地介绍起他的“宝贝”。
在以吐逊·那买提名字命名的这家店里,各式各样的乐器几乎占满一间房,除用于演奏的乐器,还有精致小巧的乐器摆件。
“我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喜欢民族乐器。由于家庭贫困,一直靠维修家电维持生活。1995年之前,我自学了独它尔制作手艺,独立制作乐器,但不知道乐器外形如何装饰。”吐逊·那买提说,带着这个难题,1995年3月,他前往喀什古城高台民居风景区,专门向老艺人学习乐器外形装饰核心技术。
吐逊·那买提家住四十四团永安镇三连,年近六旬的他为学习乐器制作,至今手上仍留有不少疤痕。20多年过去了,这位双手布满老茧、双鬓斑白的老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民族乐器制作匠人。
2019年,四十四团永安镇在图木舒克市东城区打造民族风情街,便为有开店愿望的吐逊·那买提提供了一间三年免租金的商铺。
独它尔原名都塔尔,2016年12月,新疆制定《维吾尔乐器分类与术语》通用标准,最终确定它的正规名称为独它尔。
传统的独它尔,外形像个长柄的大水瓢,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组成。多采用经过自然干燥的桑木、杏木或核桃木制作。
“独它尔体型略大,有2根线;弹拨尔体形有点小,有5根线;萨塔尔有13根线;热瓦甫一般有5-7根线。每个品种乐器用线数量有差别,弹奏出的声音也有差别。”谈起乐器,对其“情有独钟”的吐逊·那买提总是滔滔不绝。
在吐逊·那买提的工作室,除能欣赏到制作精致、花纹精美的乐器外,还可看到制作乐器的全过程,并选购自己喜欢的乐器。
据悉,这些纯手工制作的民族乐器销往乌鲁木齐、阿克苏、阿瓦提、巴楚等地,附近团场的乐器爱好者也常来光顾。
“从长辈那里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有责任传承下去。”这两年,吐逊·那买提先后收了两个徒弟,他们一起为乐器制作技艺的传承努力着。“我会倾尽全力培养更多传承人。”吐逊·那买提说。
唱着刀郎木卡姆,表演着麦西热甫,喝着慕萨莱斯……如今,在四十四团永安镇民族风情街,琴声和空气已融为一体,荡漾着美妙的音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