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之前我还以为要重拍,连钱都准备好了。”52岁的石江(化名)因脚部韧带断裂,带着外院的片子来到黔东南州人民医院。骨一科医生刘堂勇调阅影像资料后,明确告知:“患处情况和片子吻合,没必要重做。”
这一举措,省下了重复的核磁与CT费用。为了让这份就医便利惠及更多患者,贵州持续推进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改革,让一纸报告,在全省医疗机构间“一路绿灯”。
【资料图】
结果互认解决的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消除了患者在不同医院间反复奔波的心理焦虑和体力消耗,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温度”。
百姓账本:从“重复查”到“一次过”的安心
患者的就医体验,是这项改革最直观的“温度计”。
基层乡镇卫生院做CT检查
李显荣是遵义市汇川区山盆镇居民,前不久,他肚子剧痛难忍,从未想过,一份来自乡镇卫生院的CT报告,能让他直奔三甲医院急诊室,跳过重复检查直接住院治疗。
“如果到了这里还要排队做检查、等结果,肯定会耽误病情。”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病床上,刚脱离危险的李显荣感慨:“乡镇医院的检查结果这里也认可,既方便又省钱。”
这样的便利并非个例。在兴义市人民医院,刚晋升为三孩母亲的方女士感慨万千。她因胎儿心率过快从盘州紧急转院,“在这里没有做过多的检查,之前在盘州做的结果都认可,很快就给我安排住院了。”
对于贞丰县重症患者老郭而言,互认政策则意味着抢回救命时间和省下就医的真金白银。“医生在电脑系统调出我们在县医院的CT、检验报告。告诉我们‘结果可以参考,不用重做’。”老郭家属激动地说:“一下子省了1351.1元的重复检查,政策真的人性化!”
数据最有说服力。截至目前,全省所有接入平台医疗机构通过平台共享调阅1328.47万项次,减少重复检查检验780.72万项次,减轻群众医疗负担12549.56万元,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
从“重复查”到“一次过”的安心就医,患者不再为重复的CT、核磁共振等付费,不再因漫长的等待而焦虑。实实在在减负的“经济账”,与省时省力的“效率账”,共同汇入百姓的“民生账本”,化作不断提升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影像科工作人员正在审阅影片。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