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上世纪初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2月15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开幕式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249种、382件分藏于各处的“四大发现”珍贵文物首次荟萃一堂,带领广大观众一同溯源中国历史、探索中华文脉。
“本次展览从专业的角度解读史料,挖掘文献价值,用创新的形式展示文物,讲述历史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不断继承和发展的精神特质,凸显出作为历史文化重要载体的典籍文献在文明传承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典籍博物馆馆长熊远明说。
(资料图片)
2月15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开幕式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 新华社记者周玮 摄
感受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
从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甲骨文,到生动展现汉代戍边吏卒工作生活面貌的居延汉简,从有着“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美誉的敦煌遗书,到中国历史上保存数量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王朝档案明清档案,在本次展览中,观众得以近距离感受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
在“殷墟甲骨”专题中,记载商王田猎,猎获麋鹿和兔的龟腹甲残片甲骨2174,上面的“兔”字象形基本把兔子的前后腿、小短尾等外形表现出来,十分生动传神;国家图书馆所藏甲骨中尺寸最大、字数最多的甲骨5405,长43.5厘米,宽24厘米,共218字,内容为向殷先公和山神祭祀;甲骨5509记录了商代日食,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载之一……
“殷墟甲骨”专题的“甲骨2174”。左上为甲骨文“兔”。新华社记者殷刚 摄
明清档案是中国明清时期社会发展史的多方位记载。“明清档案”专题从政令文书、古代舆图、宫廷生活、史册典籍四个方面,精选不同类型的珍贵档案进行集中展示。
难得一见的展品体现出档案在见证大事、传递信息、记录生活、记载历史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探究古代生活古人志趣
描摹古代生活日常、探寻古人情志意趣,是这个展览的一大特色。
“殷墟甲骨”专题详细讲述了甲骨的契刻载体、整治过程、书写契刻方式及工具,图文并茂地列举了象形、指事、会意等甲骨文的构造法则;用图表的形式展示了甲骨占卜的程序、甲骨卜辞的完整结构,揭开甲骨占卜的神秘面纱……
居延汉简是汉代居延烽燧遗址中出土的简牍,大部分是汉代边塞屯戍档案文书,一小部分为书籍、历谱和私人信件,真实生动地展现了汉代居延戍边吏卒的工作生活面貌。甘肃简牍博物馆藏《塞上烽火品约》(仿制品),是匈奴入侵居延时,根据不同情况发出警报信号的规定,示警办法包括了举示烽火、燃烧积薪等。
记者在“居延汉简”专题展厅拍摄。新华社记者殷刚 摄
敦煌遗书展示了中古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医药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情况。此次展出的海内孤本吐蕃统治时期(8—9 世纪)写本《李陵变文》,是唐贞元二年吐蕃占领沙州后,汉志不灭的沙州人呕心沥血之作,寄托了沙州人痛苦、哀怨、愤懑、不甘的情感。
中国纸质古籍的大部分装帧形式都能在敦煌遗书中找到样本或雏形,观众可以在这里大饱眼福,一览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缝缀装等不同装帧形式。
沉浸式陈展让古籍“活起来”
在“殷墟甲骨”专题展厅,设置了“立体画卷”“姓属林”“模拟占卜场景区”,利用空间立体复原以及声光电相结合的手段,带给观众全新的体验。“古人使用的文字竟和我们现在的如此相似”“我们一笔一画写下的文字承载着来自远古的文化记忆”……展厅中不时传来观众的惊叹声。
“本次布展非常重视沉浸感。”国家图书馆展览部主任顾恒介绍,为了让观众获得更好的体验,除了不同展厅在色调、布展元素上有所区分,更设有数个多媒体互动,让观众可以更好地感受千年文脉。
“居延汉简”专题展厅中设计了还原居延地貌的微缩场景,装饰采用了汉代画像砖、画像石、壁画与简牍等元素,观众置身其中仿佛能够感受到恢宏壮阔、苍凉无际的边塞风光,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触控大屏,查询了解居延地区考古调查与简牍出土等信息。
“敦煌遗书”专题展厅大面积采用经典洞窟壁画,营造出璀璨瑰丽的敦煌特色,展示敦煌遗书中盛衰相继、融汇中西、异彩纷呈的中古世界。展厅还设置了投影旋钮书架,将投影与实体书架相结合,转动旋钮即可获得仿真的翻书体验。
接下来,国家图书馆还将通过直播活动、线上展览等方式增进与观众的互动;开发展览“线上超现实看展体验项目——古籍寻游记”,将文物陈展与VR技术深度结合,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让古籍“活起来”。(记者周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