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8295即将交付,集度ROBO-01如何将算力发挥到极致

2023-06-15 14:38:01 来源:中国焦点日报网

自英伟达掌门人黄仁勋提出“算力就是新的马力”之后,算力将替代马力和扭矩等机械化参数并成为衡量汽车产品力重要标准,这一论调已逐渐被行业接受。

曾几何时,高通8155座舱平台一经问世便被称为“车规级芯片天花板”,也成为衡量一款智能车科技水平高低的标尺。

当进入2023年“智能汽车3.0时代竞争元年”节点后,配置内卷再上一个台阶。就在8155大规模上车量产落地之际,高通8295芯片呼声大震,已在汽车机器人ROBO-01上首发并将于年内交付,同时零跑、智己等其他车企也纷纷跟进。

先进的5nm工艺、8倍于8155的恐怖算力,将如何赋能智能汽车,极有可能颠覆我们目前对智能汽车的想象。

从马力到算力,芯片如何成为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在中国新能源市场,消费者对智能化的偏好程度远超预期。据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君迪J.D.Power调查数据显示,汽车的智能化能力,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购买决策中排名最高的要素。

这一点也深刻影响了车企的动作,像曾经作为智能化跟随者的理想,也在业务基本盘稳定之后,开始在今年大举加码智能化。而更多的车企其实表现出了刻骨的“智能焦虑”,大干快上升级芯片便是其一。

这一变迁的背后,是汽车竞争逻辑的变化。在真正的智能车时代,汽车的智能化能力比拼已经不再只是大屏酷炫,还有大屏背后的“算力”,和基于超强算力所实现的功能。

高通在智能座舱领域的表现,正展示出如同在智能手机芯片领域的统治力。通过第一代骁龙602A平台和第二代骁龙820A平台完成探索后,在第三代座舱平台骁龙8155A上实现了业绩爆发,并牢牢占据了智能汽车座舱芯片核心地位。

毫不夸张地说,在当今智能汽车市场,如果没有8155的支持,座舱系统将极大减少对潜在车主的吸引力。而车企“言必称8155”的景象,也像极了智能手机时代争抢高通芯片首发机会的旧事。

而正如前文所说,算力增长接近8155的8倍的8295芯片,即将在汽车机器人ROBO-01上进行交付。

显然,如果一款智能车型能够首发搭载全新一代的高端芯片,那么意味着这台智能车本身具备科技领先性。其次,对于厂家来说,首发搭载“抢”出更多时间优势,可以提前竞争对手进行智能化功能研发创新,为车型留出更多智能化的扩展空间,让智能车上市即领先。

那么,8295芯片将如何赋能智能汽车?行业超前的超大算力真的能破解所有车企的“智能焦虑”吗?

同一芯片也能天差地别 智能汽车的“算力调校”为何如此重要

在智能汽车时代,算力、算法和数据是构成汽车智能能力的三个关键因素。如果汽车的机械架构是车辆的“骨骼”,那么数据就可以被称为“血液”,算法是“大脑”,算力是“肌肉”。几大元素相互配合,才能构成一款优秀的智能汽车。

也就是说,汽车的智能化能力,除了越大越强的“算力”,还与数据、算法、以及整车素质密切相关,尤其是算法能力。

如果智能汽车的核心数据缺失、算法落后,又或者其它智能硬件存在短板,即使拥有高达1000 TOPS的“暴力算力”,也不能称之为一款真正的智能车,而只能是一个“肌肉发达头脑简单”的怪物。(TOPS为是计算机的算力单位,1TOPS 代表处理器每秒钟可进行一万亿次计算)

一句话,只靠算力,堆不出真正的智能汽车。换言之,高算力芯片是个好东西,但它就跟参考资料一样,不是买的多,学习成绩就会越好。如果车企本身没有软件能力等相应智能支撑,即使是使用同一款芯片,也只能是产生大量被浪费的“无效算力”。

近几年,传统主机厂不断加大智能化投入,为了匹敌新势力也交了不少“学费”,但受限于其根深蒂固的传统属性、薄弱的软件能力,智能化转型的效果虽有所起色,却也显得“步履蹒跚”。

比方说某自主大厂旗下车型虽然搭载了目前顶级的8155芯片,但依然存在操作卡顿、应用匮乏、打开时间慢、分辨率低等情况,座舱的实际智能体验并不能让人满意,更谈不上领先。

《品驾》甚至报道,大部分车企其实都是在“浪费”高通8155芯片,连最基本的流畅度都还没有做好,别说充分发挥8155的潜力,可能用上一代的820A都显得多余。在这情况下,多数车企官宣搭载8155其实是在打“广告牌”。

尽管如此,但并不是说过分追求车载芯片算力的观点需要被批判。毕竟,智能汽车如果没有算力这一“肌肉”,也就根本谈不上智能。

那么,该如何让发达的“肌肉”爆发出应有的力量呢?当然是靠聪明的“大脑”。

就拿首发搭载高通8295芯片的汽车机器人ROBO-01来举例。实际上,上文对智能汽车的拟人化比喻,也和汽车机器人养成理念如出一辙。

在汽车机器人的产品理念中,高度智能的汽车机器人共分为“大脑”、“神经”、“躯干”三部分。其中,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相关能力是“大脑”,智能化架构JET则是它的“神经网络”,整车结构和动力总成为“躯干”。

JET智能化架构是造就汽车机器人形态和能力的底层基础,它能实现“全域融通”,相当于打通了任督二脉,最大化利用8295的超高算力。另外,算法的基础决定了“大脑”的聪明程度。ROBO-01智舱和智驾都有着百度AI、Apollo的算法赋能。百度AI已经有了10余年的研发积累,而Apollo本身也是L4级的自动驾驶算法。

那么带来的效果,比如说超流畅的交互体验、超细腻高清的视觉感受、低至500ms识别速度的离线语音,甚至在智驾系统失效的时候高通8295还能进行接管,充分保证安全。

传统车企无一例外在卯足劲智能化转型,新势力也在大把烧钱投智能化研发。平心而论,几乎没有一家车企具有10年的AI技术积累,缺乏强大的AI算法是许多车企没法把芯片算力充分发挥出来的原因之一。

通过对8155和8295的应用对比,我们发现下一代智能汽车对芯片算力使用的底层逻辑。究其根本,产品要面向用户,如果只是一味强上高算力芯片,却没有发挥算力价值的AI能力,则只能在无形中让用户徒增购车成本。

对其后使用8295芯片的车企而言,修炼好AI“内功”,上好算力使用这堂“必修课”,将高算力芯片的潜力最大化挖掘并标配,才能实现真正的科技普惠。

关键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