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学者分享“以敦煌观丝路”故事

2023-09-08 09:10:52 来源:荆楚网


(资料图)

记者9月7日从“敦煌学研究弘扬的世界意义”学术研讨会上获悉,古代丝绸之路多元文明交流互鉴已成研究新热点。学者们正从敦煌壁画、文献等丰富材料中,寻找古丝路的历史细节。

地处丝路咽喉的敦煌见证了古代中国文明与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多元文明的汇聚交融。粟特人是古丝路上的重要贸易者,而粟特研究是国际学术界对古丝路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粟特文文献、长城烽燧下出土的粟特文信札,以及壁画中的粟特人形象等,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北京大学教授荣新江介绍,起初粟特人信仰祆教,但藏经洞出土的粟特文文献主要是汉文翻译过来的佛经。这是由于粟特人在敦煌长期居住后,逐渐开始信仰佛教。这一变化反映出丝绸之路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互鉴。

兰州大学教授郑炳林以酿酒业为视角,观察西汉时期的东西往来。敦煌悬泉置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曾出土数万枚汉简。他通过研究汉简发现,西汉时期敦煌郡酿酒量巨大。汉简记载了当地为西域诸国国王、使者、胡商等提供酒食的具体情况。敦煌不仅有粟等当地出产粮食酿造的酒曲,还有商旅使团从西域带来的葡萄酒曲。

敦煌研究院博士后海霞通过对敦煌文献、相关史料的研究发现,在丝绸之路上,回鹘人在从事商贸的同时,还增进了回鹘医学与中医的交流互动。西域传至中原的葡萄、胡麻、戎盐、骆驼刺等,成为中医方剂。中医里的咳嗽方、蛇床子散等也传入回鹘医学。在交流互鉴中,双方完善着各自的医学理论。

“敦煌学研究弘扬的世界意义”学术研讨会是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系列活动之一,会期为6日、7日两天。来自中、俄、美、英、法、日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会。(记者张玉洁)

关键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