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小暑已至,气温开始向一年最高时段进发,夏秋作物进入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
小暑虽阳光猛烈、潮湿多雨,但对于农作物来讲,雨热同期有利于生长——期间早稻、春玉米处于灌浆乳熟期,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
鱼翔浅底,向光而行。位于宜宾市的左湾、白花、牟坪、南溪和江安等五粮液专用粮基地内,水稻等夏季农作物正茁壮成长。
唯有高品质原粮,才能酿出高品质美酒。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五粮液由此开启了“和美酿造”之旅。
长江之头小暑至 “天人合一”成就五粮千年佳酿
白酒,是“天人合一”的产物,一滴美酒的酿造,离不开好的环境、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
位于四川盆地南部的宜宾,地处被联合国教科文及粮农组织誉为“在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年平均地面温度为20℃,年平均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1%。加之独特的土壤、水源,助力“中国酒都”宜宾出产以五粮液为代表的美酒无数,因而有“江之头,宜宾;酒之头,五粮液”的说法。
一年一度,长江之头小暑至。雨热同期的气候,为以宜宾为核心、四川为主体的五粮液专用粮基地中的原粮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为五粮美酒得成酿孕育了优质原料。
最终,历经暑长秋收,品质原粮将按照“五粮配方”,在时间变换中完成转化。据悉,五粮液的配方始于唐代郡酿重碧酒;北宋古戎州(今宜宾)绅士姚君玉在“重碧酒”基础上,经反复尝试,用高粱、大米、糯米、荞子和小米五种粮食,加上当地良泉安乐泉水,酿成“姚子雪曲”。
“姚子雪曲”,让当时谪居戎州的宋代大诗人黄庭坚饮后为之倾倒,倍感蕴藉。因此写下《安乐泉颂》:“姚子雪曲,杯色争玉。得汤郁郁,白云生谷。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这篇诗作,既是黄庭坚咏酒诗的上乘之作,更是一篇诗化了的酒质鉴赏书。
千年之后,全国评酒会专家们品评五粮液时,给出了与黄庭坚极为相似的高度评价:“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称。”
从一粒种子开始 五粮液开启一场“和美酿”造之旅
“粮为酒之本”,白酒酿造源于粮、兴于粮。 从产业属性上划分,白酒酿造属于轻工业。但从本质上看,白酒的品质根基深植于田间地头,与第一产业——农业密不可分。
为种出道地好粮,五粮液从源头抓起,依托四川省酿酒专用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聘请国内顶级院士、专家,并携手省、市、区农业技术人员,从成千上万的品种里开展品种选育和技术创新,从源头筑牢酿酒原粮品质关。
经过层层甄选,最终选取——种皮较薄、吸水性强的川北弱筋小麦,富含适量单宁青花素等成分的川南糯红高粱,富含矿物质、淀粉含量高的川南原生水稻,富含大量植酸的川南浅丘玉米,以及果实饱满、质地柔软的宜宾本地大酒谷为珍贵的五种核心原料。
从一粒种子开始,五粮液精心于道,开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赶考之路。
“极致工艺,层层甄选,方得五粮佳酿。”五粮液相关负责人表示,“种、酿、选、陈、调”美酒五字诀是五粮液高品质的“秘方”。其中,“种”为五诀之首、佳酿之基,是五粮液聚力“和美酿造”的首要环节。
为确保原粮供应充足,截至目前,五粮液已建成标准化酿酒专用粮基地100余万亩,将智慧农业种植管理体系贯穿原粮“种、收、储、运、交”全过程,实现了原粮100%可预检、可追溯、可管控。
五粮液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围绕“高质量倍增工程”,五粮液将酿酒专用粮基地将逐渐升级建设至200万亩规模,并通过构建“政府+企业+农户”的“优势互补、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机制,以农户增收、企业增效、消费者放心的“和美种植”助力乡村振兴,诠释“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美五粮”底色。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