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欧基金在上海举办2025年二季度固定收益投资策略会,与会嘉宾围绕市场热点,共商动荡局势下的资产配置良策。
策略会上,中欧基金固收投委会委员、固收投资部总监陈凯杨指出,中国债券市场正迈向新常态,利率与基本面、货币政策、风险偏好的关系愈发复杂,投资范式深刻变革。他借鉴海外经验,提出久期交易、配置海外和多元资产或为应对当前利率环境的有效策略。
中金公司研究部国际组及固收组负责人、固收首席分析师陈健恒从全球视角剖析市场。他表示,过去两年美股因美国经济韧性及人工智能革命支撑而跑赢全球大类资产,但今年美股回调,资金流向欧亚股市及黄金、债券等防御型资产。同时,美国双赤字加剧、利息负担激增,特朗普政府采取削减财政开支等措施以降低赤字、引导美债利率下行。国内市场方面,政策发力下货币市场利率或进一步补降,收益率曲线牛市变陡,陈健恒判断今年国内债券市场回报或超预期。
在“利率策略”专题中,中欧基金固定投资部利率组和指数组负责人雷志强对市场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一季度国内经济平稳开局,市场对总量宽松政策预期升温,未来市场利率可能走低。一季度债券市场以资金价格波动为定价主线,经历利率上行与下行。策略上,当前中短端利率定价受资金价格约束,长端市场情绪修复但未过热,若二季度落地总量货币政策,利率交投情绪将释放,“哑铃型”组合在当前利率环境下兼具弹性与灵活性,中期债券资产配置价值良好。
“短债策略”专题中,中欧基金固收投资部现金及短债组负责人黄海峰分享了中欧基金的短债策略。他表示,中欧基金短债策略坚持“攻守兼顾”,通过久期分层搭配信用底仓、灵活利率波段交易及国债期货对冲构建组合,以票息增强、杠杆适配与择券优化提升组合韧性与进攻能力。
“转债策略”专题里,中欧基金固定投资部混合资产组负责人邓欣雨认为,可转债市场虽处于调整期,但孕育布局机会。中证转债指数抗跌属性与中长期回报良好,当前估值回落,部分标的进入舒适交易区间。策略上延续“低估值+高质量”选债思路,关注价格与估值匹配,把握交易时机与修复潜力,操作节奏以耐心求稳为主。
“信用”专题中,中欧基金信用研究部策略组负责人吴萌分析了低收益环境下信用策略。资管新规后信用债承接非标资金,但供给增速放缓致信用利差压缩、票息资产稀缺。信用债投资逻辑回归基本面视角,中欧基金信用研究团队构建全面策略工具,建立专业研究架构与扎实策略体系,以扎根基本面实现长期稳健投资。
此次策略会为投资者在复杂市场环境下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策略,助力投资者重塑信心、识变应变,在债券市场新常态中把握投资机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