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深圳三高学子创新治沙:高中生团队研发“沙漠智灌卫士”机器人

2025-05-21 13:05:12 来源:今日热点网

【导语】在荒漠化治理这一世界性难题面前,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科创社团的10名高中生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艳的答卷。由陈锦鸿、李睿轩、孙嘉启等10位同学同学自主研发的“沙漠智灌卫士机器人”,这支平均年龄17岁的团队,用300天的攻坚证明:青春智慧同样能解决生态难题。

一场调查引发的科技创新

通过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调查,发现传统人工种植存在三大痛点:①人工种植效率低下(日均仅200株)②水资源利用率不足30%③幼苗存活率低于40%。这些问题促使我们思考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解决。“能不能用机器人代替人力?”这个想法很快被团队提出并加以实现。

破局:从“纸上谈兵”到沙漠实战

项目推进并非一帆风顺。首台样机在测试时遭遇沙尘暴,钻头被卡死,冷凝装置效率很低。团队重新设计钻头结构与出水系统,吴纯希还创新性地加入螺旋刃带排沙功能,最终使钻头钻土能力大幅提升。

最大的技术突破来自冷凝水装置。查阅大量文献后发现,传统制冷片在沙漠温差下效能骤减。他们创造性地采用“半导体制冷”配合优化的滤沙风扇,使每日取水量大幅提升。“看到第一滴纯净水流出时,所有人都跳起来了。”团队负责人陈锦鸿说。

沙漠智灌卫士机器人相比其他沙漠种植机器人,具备更高的种植效率和存活率。其独特的冷凝水装置和自主养护功能,不仅解决了水资源问题,还降低了人工成本。此外,机器人还具备跨区域推广的潜力,为沙漠化防治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成长:在挫折中锻造科创精神

失败教会我们的比成功更多。300天里,团队经历了多次推倒重来,将原本笨重的机器人改为模块化设计,不断减轻重量,提高维护性能。

如今,这款凝聚集体智慧的机器人已具备多项核心技术:智能种植系统:四轴机械臂能够自主的钻孔,减少人工;空气取水黑科技:半导体智能,提取冷凝水,满足梭梭苗用水需求;北斗生态大脑:定位精度高,利用太阳能充电,保证续航一天

从实验室走向沙漠战场;

目前,团队已正开发多机协作系统,希望通过自己的技术,为沙漠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科创社同学用行动证明,科技创新没有年龄界限。该项目已获得多次科技创新奖,并申请2项发明专利。治沙不该是苦劳力,我们要用青春智慧改写人与沙漠的关系。

团队成员:陈锦鸿 杨奕 邱昊宸 廖宁锋 孙嘉启 李睿轩 张梓豪 吴纯希 刘楚潇 贺佳怡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