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8000亿消金行业动作频频:建信开业、蚂蚁盛银等变更股权

2023-07-11 10:11:03 来源:零壹财经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消费金融公司服务客户人数突破3亿人次,达到3.38亿人次,同比增长18.4%;资产规模及贷款余额双双突破8000亿元,分别达到8844亿元和8349亿元,同比增长均为17.5%,高于经济和消费增速。


(相关资料图)

在经济复苏的关键阶段,消费已经被提高到了重要位置。今年以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动作频频。

一方面,消费金融公司再获扩容,建信消费金融于6月30日正式开业,成为第31家持牌消金;另一方面,今年以来,蚂蚁消费金融、中信消费金融、盛银消费金融等多家消金或因监管要求,或因长期战略调整,均陆续变更股权。此外,还有南银法巴消费金融,今年已增9家城市线下业务部开业。01

第31家开业,消费金融公司再扩容第31家消费金融公司、第三家国有大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建信消费金融于6月30日举行开业仪式。

资料显示,建信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金为72亿元,仅次于蚂蚁消费金融的185亿元和招联消费金融的100亿元。72亿元注册资本金中,建设银行出资60亿元,持股83.33%。

除了建信消费金融,另外两家大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分别为成立于2010年、中国银行旗下的中银消费金融,以及成立于2015年、邮储银行旗下的中邮消费金融。

零壹智库在《践行ESG理念,共建有序金融生态——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2)》中指出,从消费金融公司的大股东背景来看,目前以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为主,参与主体趋于多元化。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共20余家,其中地方性银行背景的有16家,是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参与主体。

经济日报报道称,国有大型银行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无疑也看中了日益蓬勃发展的巨大消费市场。近年来,消费金融行业监管不断完善,持牌经营成为主流,行业经过一段时期调整之后迎来迅速恢复发展。

不过,“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虽然在资金和风控上有突出优势,但同时存在着一定劣势,比如,场景触达能力不足,在生活各领域的渗透率较低,仍需挖掘差异化属性等。而依托战略投资者,其能够大批量快速获取客户。02

多家消金公司相继变更股权:

蚂蚁消金、盛银消金、中信消金等7月3日,中信消费金融股权变更请示获批。批复显示,变更完成后,中信消费金融原二股东中信信托退出,注册资本7亿元保持不变。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出资金额4.9亿元,持股比例70%;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出资2.1亿元,持股比例为30%。2022年11月,中信消费金融曾进行过一次股权调整,控股股东由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7月10日,盛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股权变更及调整股权结构的申请获得监管批复。变更前,盛银消费金融三大股东为盛京银行、顺峰实业和大连德旭经贸,分别持股60%、20%和20%。

股权变更完成后,注册资本保持3亿元不变。顺峰投资实业将不再作为盛银消费金融公司股东。股东构成、出资金额及持股比例为:盛京银行出资22500万元,持股比例上升至75%;大连德旭经贸出资7500万元,持股比例上升至25%。

据消费金融频道消息,此次股权结构调整是盛银消费金融基于长期发展战略举措的重要一步。通过股权调整,不仅能提升公司治理相关能力,更将带来更多战略发展机遇,为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今年3月,蚂蚁消费金融也发生了工商变更,注册资本从80亿增至185亿,成为已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中注册资本最高的消费金融公司。同时,蚂蚁消费金融还新增5位股东,分别为杭州金投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博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重庆市农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10%、6%、5.01%、3.334%和1.192%。据蚂蚁消费金融4月30日披露的2022年年报,截止2022年底,蚂蚁消费金融的资产总额为1062.33亿元,负债总额984.57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77.76亿元。2022年,蚂蚁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8.41亿元,各项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03

南银法巴消金:

今年已增9家城市线下业务部开业据金融虎报道,7月初,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在宣传海报中表示,2023年首批9家城市业务部正式开业。据介绍,南银法巴消金已在线下新设立深圳、天津、武汉、西安、长沙、福州、泉州、太原、芜湖等九家业务部。未来,其将持续优化服务并将消费金融业务拓展至更多城市。

南银法巴消金表示,其足迹已经遍布全国32座城市。未来,还将继续拓展版图推出更多的消费金融产品。此前,南银法巴消金线下业务覆盖有南京银行消费金融中心网点的地区,包括江苏地区、上海、北京、杭州等地。

公开资料显示,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前身为苏银消费金融,成立于2015年5月,南京银行于2022年8月31日完成收购苏宁消金并更名南银法巴消金。去年12月30日,公司注册资本增至50亿元,目前由南京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联合控股。04

消费金融有哪些趋势?

面临着哪些挑战?《践行ESG理念,共建有序金融生态——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结合我国消费金融环境,零壹智库基于多家金融机构的调研成果,提出三大趋势和三大挑战。

趋势1、消费金融公司需提升自主获客能力

近年来,消费金融发展趋于稳健,其发展也从追求规模扩张转而追求可持续发展,因此这一阶段,消金公司逐步将更多重心放在贷款结构调整,降低高风险产品占比,加大自营获客投入。

趋势2、更多消费金融公司将倾向打造“线上+线下”业务模式

更多消费金融公司在利用数字化提升效率的同时,会去依托股东的线下资源进行拓客,让线上消费金融业务操作和线下资源充分融合。

趋势3、强调“金融健康”,注重可持续发展

将金融健康的理念要求融入普惠金融的政策制定和制度建设、融入金融机构的产品研发、融入金融教育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各方面。一旦金融健康成为政策重点,包括消费金融与财富管理在内的零售金融领域,均将面临新的考验。

挑战1、未来中小消费金融公司业务面临压缩

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等,股份制大行如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和建设银行等已经都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这些银行系的消费金融巨鳄不缺资金,头部平台互联网平台不缺流量,对于现有的消费金融公司,尤其是地方性金融机构发起的消费金融机构来说具备压倒性的优势。

挑战2、数字化竞争力是决定线上化程度的关键因素

数字化能力是决定消费金融生态平台线上化发展程度的关键因素,数字化程度直接影响消费信贷全周期服务效率,如提升用户画像的精准程度,有效提升潜在客户转化率,增强智能风控能力等。

挑战3、探索细分场景,掘金第二增长点

在传统的教育、医美等场景逐渐萎缩,与此同时,一些消金公司通过入局车抵业务、汽车后市场、小微企业主等,掘金新的业务增长点。

关键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