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保持信心迎接全新开局,恒昌助投资人把握财富未来

2023-04-12 16:22:22 来源:新浪

从未来看,中国发展的目标和前景是确定的。从当下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和态势是强劲的。

2023年,疫情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依然明显。欧美国家继续加息,通胀高居不下,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地缘问题上,俄乌危机仍在持续,巴以局势骤然升级,沙特伊朗握手言和,OPEC+突然减产,国际能源市场走势扑朔迷离,全球工业产出可能减少。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投资人要看到在国际经济整体衰退的同时,依然有诸多事实和数据表明中国经济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中国经济当之无愧是世界经济的压舱石、发动机和稳定器”;同时面对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也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于动荡中把握相对确定的大趋势,让财富稳健增长。

4月9日,恒昌举办了以“开新局 智未来”为主题的2023恒昌高端财富论坛并发布《2023上半年宏观经济展望及资产配置策略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恒昌创始人兼CEO秦洪涛先生,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姚余栋博士,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恒昌宏观经济研究室学术顾问、世界金融论坛高级研究员、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2022年银行业引领型新闻宣传专家宗良博士,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先生,凯旋创投管理合伙人陶冶博士等出席该论坛并发表演讲。

恒昌创始人兼CEO秦洪涛先生发表致辞演讲

宗良博士就《指引》进行了权威解读。《指引》为投资人梳理了国际国内的宏观经济趋势,就投资方向提出了建议:

◆ 境内股债资产的预期回报或将好于境外市场;

◆ 境内权益资产的盈亏比或将优于固收资产;

◆ A股大概率震荡向上,结构性行情依然是未来主要演绎方式;

可重点关注硬科技、新能源、创新医疗三大方向。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博士现场解读《指引》

新时代世界局势依旧动荡

2022年末,全球常态化抗击新冠疫情进入尾声。世界范围内的人类活动和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逐步恢复,但大疫三年对生产生活的冲击尚待修复,过去几年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主要国家经济政策等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仍在持续。

宏观经济层面,《指引》分析,2023年,随着美国、欧洲等地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下降,负债成本提高,消费意愿继续走低,高通胀+经济下行的滞胀局面大概率将持续。

自2022年12月5日和2023年2月5日起,欧盟进一步强化对俄制裁,全面禁止进口俄罗斯原油和石油产品。欧盟和英国面临的能源短缺状况将继续对工业生产造成制约,欧洲工业产出在上半年可能进入快速下行阶段。当地时间4月2日,OPEC+在本月既定的部长级会议前意外宣布减产,让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再度增加,世界范围内工业活动都将受影响。

恒昌高管及嘉宾共同发布 《 指引 》

《指引》认为,内需不足和国际贸易承压的双重压力下,不仅是新兴经济体发展减缓,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也将大概率集体陷入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全球约有1/3经济体将经历至少连续两个季度的负增长。这种普遍性的经济增长失速将对全球生产、消费等活动带来较大抑制。

目前已经有国际评论家或评级组织表达了对于再次发生全球金融危机的担忧。硅谷银行、瑞士信贷等陆续出现的银行系统黑天鹅事件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对金融稳定性的担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表示,目前发展依然充满挑战,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会低于3%,2024年全球的经济增长也会低于过去十年3.8%的增长。

政治层面的动荡也依然存在。战争的持续和西方国家的制裁和封锁,让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更加不稳定,供应链受到影响。这些因素都会持续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的确定性

在诸多不确定环境中,如何顺应趋势发展,找到相对确定方向,减少投资风险至关重要。

首先从宏观经济层面看,国内投资的确定性可能更高。

2023年欧美经济衰退风险上升,欧委会预计2023年欧盟和欧元区GDP仅将增长0.3%,美国预计全年GDP增长率为1%左右;中国则展现出了不同的前景和希望。

无论是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是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上,各界人士都对2023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表达出充足的信心。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格奥尔基耶娃表示,中国的复苏现在非常稳固,而且有非常强劲的动能。

已经过去的三个月,中国经济的各项指标巩固了人们的信心。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的演讲中指出:“中国经济开局良好,全年将实现整体好转。人流、物流和商务出行快速转向正常化,产业链供应链全面恢复。前2个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5%;2月末广义货币(M2)增长12.9%;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到52.6%。”

《指引》也传递出同样的展望。根据《指引》综合来看,2023上半年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望减弱。在“稳增长”的经济工作重点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各类促销费为投资政策共同发力,内需将发挥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基石作用。

《指引》具体分析,从投资来看,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在重大项目数量充足且加速开工、专项债发力等因素支撑下,基建投资预计将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不含水电的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到8.5%左右,成为2023年稳增长的主要发力点。

从消费来看,线下商业逐步恢复。各地包括政府消费券、购物补贴、汽车购置税减免等政策相继出台,消费信心逐渐复苏。对中国经济有重要影响的房地产市场在政策和积压需求释放的双重影响下,也开始反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2023年一季度,共有65个省市83次松绑房地产政策。2023年一季度,百强房企销售总额自2022年以来首次实现单季度同比正增长。

外需方面,2023年上半年,我国主要出口国中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下行压力较弱,叠加RCEP协议效果持续显现,宗良博士提到,今年前两个月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就高达近万亿美元。《指引》预计,2023年上半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或将逐步回落至疫情前正常水平。

“春暖花开,生机盎然。”韩文秀这样形容当前中国经济的回升态势。毫无疑问,外界的风云变幻并未削减中国的发展定力,中国经济被全球赋予众望。

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的演讲中称:“现在,亚洲和世界都处在历史演变的十字路口。” 在历史演变的十字路口,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燃起“信心”火种。

中国作为充满活力的经济体,经济体量之大决定了其对全球经济复苏的牵引力之强。安联保险集团董事会主席、CEO奥利弗·贝特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提到:“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彭博社报道称,中国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将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相应支撑。格奥尔基耶娃表示,中国经济复苏的强劲动能将改善中国和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甚至超过三分之一。

在经济总体强劲的恢复动能下,投资人更好地把握大趋势,就能更好地洞察财富先机。

今年的全国两会中提到:“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

据此,《指引》指出,2023年在创新驱动作用继续增强的背景下,硬科技、新能源、创新医疗三大黄金赛道布局机遇明显,同时认为这些赛道有望成为承载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动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昊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总结讲话中亦提到:“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需要正视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让新技术造福普通民众的生活,同时完善全球科技治理、提升监管的适应性。”

宗良博士指出,中国发展新经济的特色在于,不会轻易放弃已有的产业和优势,而是通过新科技、新技术推进已有产业发展。中国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着力于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成为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重要生力军。以半导体、国防、数字经济、专精特新等为代表的硬科技将获得长足发展。

在2023恒昌高端财富论坛上,姚余栋博士表示,专精特新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科技领域,数字经济将成为新的投资风口,“科技牛”是中国经济必然趋势。至于具体投资逻辑,李竹在论坛上表示,应关注早期天使轮,寻找具备高门槛、稀缺性、成长性、持续性特点的优质项目,例如:中国替代、前沿科技等。

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博士发表主题演讲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在致辞中将气候变化列为当前全球面临最严重的几大“警钟”问题,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

恒昌认为,“双碳”目标远景规划下,储能领域、绿电、新能源相关基础设施等领域将成为真正的政策发力点。以光伏、风电、氢能、储能、锂电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发展向好,将获得资本市场的持续青睐。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重点做好老年人、儿童、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提升疫情监测水平,推进疫苗迭代升级和新药研制”。

据统计,至2022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9.8%;65岁及以上人口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4.9%。《指引》认为,人口结构老龄化和疫情后公众对健康的关注度提升,将推动中国医疗需求持续增长。创新仍将是行业基本趋势,包括创新医药、创新器械、创新生物制品以及创新服务商等在内的创新医疗是行业主要增长动力,是未来的投资主线。与此同时,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加速构建企业上市多样化融资途径,也将助推创新加速。

关键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