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预防促健康,普法惠民筑屏障。为提升居民残疾预防能力、增强残疾人及其家庭的法律意识,更好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7月30日,南山区残疾人联合会携手南头街道办、南山医院、南山妇幼以及普瑞眼科、好声音听力等爱心机构,共同开展了一场大型残疾预防与普法宣传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聚焦“残疾预防”与“普法宣传”两大主题,居民可以在义诊摊位获取耳部健康、视力保护、儿童康复及老年人防跌倒等专业残疾预防知识。普法宣传摊位也为市民提供了残疾人保障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等法律法规的权威解读。此次活动面向辖区居民,特别是残疾人群体,通过健康义诊、公益服务、知识宣教等形式,普及残疾预防知识要点和法律常识,旨在提升居民残疾预防意识与能力,增强残疾人法律素养,倡导全社会共同守护健康、维护权益,共筑关爱、预防与法治并重的社会环境。
爱心义诊 筑牢健康防线
义诊及辅具适配咨询区整合多学科专业资源,为不同人群提供精准健康服务。眼科摊位提供视力筛查,针对儿童青少年开展近视防控专项指导,为老年人普及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病预防知识;耳科摊位聚焦全年龄段听力保护,讲解噪音性耳聋防护措施,强调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辅具适配区展示常见辅具适配注意事项,为老年人、残疾人现场讲解、试用辅具。
“我母亲总说耳朵闷,医生检查后说是耵聍堵塞,还教了日常清洁方法,不用跑医院就能解决,太方便了!”刚陪母亲做完耳部义诊的刘先生感慨道。康复政策咨询台前,工作人员正细致解答市民疑问,周女士拿着登记单说:“之前不清楚辅具适配的详细流程,工作人员耐心讲解,还帮我登记了需求,这种‘家门口’的服务真暖心。”
趣味普法 增强法律意识
除健康义诊外,普法也受到众多居民和残疾人关注。“法润民心·趣味普法”宣传区通过“静态宣传+动态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让法律知识更接地气。现场摆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资料,设计“知识问答转盘”等小游戏,参与者在互动中加深对残疾人法律条款的理解。
“答题赢了小礼品,还记住了残疾人就业不能被歧视的规定,这种形式比单纯看资料好记多了!”参与游戏的中学生小林说。区残联公益律师正为市民解读法规:“不少人问残疾人乘坐公共交通的优惠政策,我们结合案例讲解,大家听得更明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知道法律如何为残疾人保驾护航。”
知识宣教 精准预防残疾
活动现场通过展览和发放宣传手册让更多居民了解健康常识。记者看到,“知识赋能·互动宣教”宣传区通过分层分类的知识传递,提升不同群体的残疾预防能力。主题展板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四大类致残因素的预防要点,针对婚孕育人群、儿童青少年等重点群体提供精准知识。
“手册里讲了老年人跌倒后怎么正确处理,我特意多拿了几本给邻居们,都是平时用得到的知识!”家住招商街道的张奶奶说。从事化工行业的郑师傅翻着高危职业防护手册:“里面说的粉尘防护步骤,比我们平时培训的还详细,回去一定按流程操作。”工作人员则根据居民情况主动递上对应手册,确保每个人都能找到所需知识。
长期以来,南山区高度重视残疾预防与残疾人权益保障普法宣传工作,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致力于让更多残疾人享受发展带来的福利。下一步区残联还将在全国残疾预防日之际,陆续开展多场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持续深化残疾预防知识普及与残疾人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共同守护居民健康与残疾人合法权益。(通讯员 赵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