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点赞90后!不断求索的工程人

2022-07-14 16:58:51 来源:晶报网

“90后”、“瘦瘦高高”、“工作起来不要命”是他的标签,“青年岗位能手”、“十佳优秀员工”,近十项荣誉是对他奋斗青春的肯定。他是中建铁投轨道交通公司成都地铁27号线2-2项目技术总监杨黎明。从注浆工到CI设计师到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每一个身份背后,不变的是他对工作的严谨与责任心。

踏实·从注浆工长干起

从事六年盾构、地铁施工技术工作,先后参建4个轨道交通项目,90后青年杨黎明的身上,有年轻一代脚踏实地的精神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干劲。

“刚参加工作,我是从注浆工做起的。”杨黎明回忆自己在中建铁投最初的工作经历,一天到晚都和注水泥浆这个环节打交道。当时,武汉地铁21号线黄朱区间盾构施工面临极大的困难,盾构机极易出现“栽头”。在这半年时间里,他白天忙于16台注浆机、钻孔机的管理和3个加固队伍的生产协调工作,晚上编制交底,绘制平纵断面图,常常伏案加班到凌晨。

“杨工,第25个勘探孔已完成,这个孔下钻速度快,有点危险你快过来……”深夜接到现场打来的电话,杨黎明抱起电脑直奔施工现场。通过对孔位进行探测、取样、记录,他判断出该溶洞属于较为危险溶洞。经过多个溶洞处理后,他总结出一种间歇式岩溶注浆方法,幸福湾站-朱家河站区间共计126个溶洞提前处理完成,保证盾构机按期始发。

随后,杨黎明紧急奉命调往徐州地铁3号线项目,参与翟山站-师范学院站区间矿山法改为盾构法重大方案变更。场地受限、隧道线路地质情况复杂等众多因素使方案变更难上加难。接下这个任务后,杨黎明白天跟随现场技术去现场勘测,晚上查阅图纸,核对数据。经过层层评审,变更后的盾构法相比与原矿山法方案工期至少提前5个月,完美保住洞通节点,创下局内变更方案涉及的金额之最。

突破平面策划崭头角

从注浆工到施工场地CI设计师,杨黎明只用了短短2年。当时,他在成都地铁11号线负责前期始发工作,他自学软件,主动请命进行11号线4标3个盾构始发站的平面布置和CI标准策划。

他常说:“我想把事情做到最好,在自己能力达不到的情况下,就只有压榨自己的时间。”在平面布置和CI方案编制期间,杨黎明带领CI小组和建模小组在会议室开始了“没日没夜”的联合办公。期间,杨黎明发现原本绘制的平面布置图不能反映空间的情况,容易造成现场设施的交叉碰撞,于是自学sketchup和coredraw,把图纸设计内容变成看得见的立体效果,更加直接准确地把设计思路落实到施工环节。

在杨黎明的带领下,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4岁CI小组在始发布置前1个月就完成了盾构始发场地平面布置图、秦皇寺站的三维模型和CI布置方案,为成都地铁11号线4标“1·31”首台盾构的顺利始发奠定了基础。

“创新不易,我们要趁热打铁!”在项目经理王飞和项目同事的支持下,杨黎明总结CI设计经验,汇编了临建及CI图集,在郑州地铁、徐州地铁等后续项目进行推广应用。同时参加多项国家级BIM大赛,荣获国家级BIM大赛一等奖2项,创新的建模方法和建模精美度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求索 技术攻关创佳绩

杨黎明爱学习善思考,尤其喜欢钻研各种软件和机械,大学期间就曾获得过多项国家级专利。“综合素质比较高,有想法,爱专研是他取得成绩的不二法门”。项目经理肖正东这样评价他。

杨黎明刻苦钻研盾构及地铁施工技术,多次解决项目施工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在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天西调头区间,为解决盾构调头面临的空间狭小密闭、安全风险高、效率低的难题,他主动申请在现场负责调头施工。他深入一线和工人一起讨论,利用现场的型材废料,制作了一整套调头的装置并设计了一种利用滑轮组牵引台车的调头施工方法。为确保调头路径精准,他根据盾构机和调头环境的实际尺寸建立了物理仿真模型和三维模型,将前期预设的12种路径进行模拟与三维碰撞检查,最终确定了一条最优路径,相较传统方法效率提升3倍。

凭借过硬的施工技能和BIM建模水平,杨黎明参加了中建三局举办的创新创效等多项青年比赛,累计获得荣誉7项。2021年时,成都地铁6号线项目已基本完工,他和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青年团队一起复盘梳理,把车站、盾构攻关的难题,好的工艺方法进行总结,累计形成了工法、专利、进步奖等技术成果近30项。部分成果入选广东,四川省建协优秀成果,公开给全省建设单位进行推广学习。

不辱使命、不负青春,为成为具有中建特色的轨道交通建设“王牌军”,杨黎明一直在路上。(通讯员 程慧仪)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