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瑞想给大家科普与抑郁症有高度相关性,同时也是自杀前重要的预警信号: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01 什么是非自杀性自伤
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就有提到这么一个概念:「非自杀性自伤」。
它的形式包含了很多种,常见的有:
· 用利器割伤自己;
· 拧、抓、咬、烧灼、击打自己;
· 破坏伤口/干扰伤口愈合;
· 用针扎自己;
·吞咽危险物品;
· 用头撞墙、拽头发等等。
值得关注的是,TA在进行自我伤害时并没有自杀的意图,而是期待从中获得一种伴随疼痛的心理感受;
希望从糟糕的情绪状态中解脱、让自己得到掌控感、或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关心。
但这种通过自我伤害带来的感受很难持久,所以TA可能会为了体验这种感受而反复自伤,甚至形成依赖。
据《现代预防医学》最新一期数据显示:
中国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为21.9%,也就是说,约5个青少年中就会有1个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自伤行为。
对自伤性人群而言,「非自杀性自伤」是一种求救信号,他们用可被感知的身体疼痛来掩盖、减轻或替代高强度的心理疼痛。
在外人眼里触目惊心的自伤行为,对他们来说,却是一种抚慰。
02 藏在行为背后的因素
a. 转移情绪
· 长期的情绪痛苦
· 创伤经历
· 没有足够的人际支持
· 行为障碍
· ...
以上都有可能是自伤的原因,而大部分人自伤的目的,都是为了处理和缓解那些通过其他方式无法处理的负面情绪,从而抚慰自己 。
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大脑边缘系统发育较早,而前额叶皮层又发育较晚。
这种生理上不匹配的发育,就会导致青少年情绪上的不稳定,容易产生冲动、攻击等行为,出现一定的情绪调节困难。
b. 寻回掌控感
自伤是一种低自尊者自我惩罚的手段;
低自尊者通常难以认可自己,认为自己差劲、不值得被好好对待,于是用这种方式惩罚自己,以此获得对身体的掌控权,似乎这样就可以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掌控。
有时候,自伤是为了来减缓与自杀意念的斗争。
c. 检验依恋关系
仔细回想一下,曾经幼年的我们是否都会通过「不吃饭」「打自己」「哭闹」等手段来吸引爸妈的注意力?
自伤者也是如此,某些失望和愤怒的情绪只能通过伤口来宣泄,借此检验依恋对象的关系是否稳定。
03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如果发现身边人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作为家长或者作为朋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a. 先稳住自己的情绪
我想最重要的第一件事:你先要稳住你自己。
你可能会因此感到诧异心疼又或者非常愤怒,甚至是恨其不争等等。
这些情绪往往都来临的很快,并且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你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比如:你很有可能在愤怒之下会脱口而出:
你做成这个样子给谁看?
你是在威胁我吗?
处理这些情绪是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孩子的这些行为让你觉得心烦惊恐的时候。
但察觉和处理情绪是沟通和帮助他们的第一步。让你知道或看见他们的自伤行为,证明他们对你仍有渴求。
b. 不过度反应
同时,我们要避免做出一些消极的过度反应:
严厉指责、极度否定、哭诉等
过度反应可能会引起对方强烈的羞耻感,导致对方逃避接受帮助又或是反复自伤。
反之,我们可以正常的去对待这件事情,因为自伤只是对方用来应对情绪的方式之一。
所以尝试去承认他们的情绪、客观看待这件事会比指责对方要更好。
c. 建立信任
自伤的问题都需要家长重新建立具有信任感的亲子关系,然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可能会经历反复的尝试——挫败——再尝试——再挫败——磨合等反反复复的过程。
重建具有信任感的亲子关系,家长需要不得不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比如:
· 几次耐心的深入交流就能带来改变;
· 有了关心孩子就会永远的停止「自伤」;
· 改变之后孩子会很听话;
· ....
尝试着去理解他们,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待「自伤」的问题: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想要表达什么?
然后,请在他们想要交流的时候与他们一起谈论和面对这些。
当然,最重要的:
寻求专业的支持
并不是所有的自伤最终都指向着自杀,如果只是轻度的自伤倾向,可以尝试通过心理咨询的形式来进行疗愈。
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比家庭内部自主应对更为安全与专业,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专业人士并不能取代父母!
青春期是特殊而艰难的时期,如果有人能给予自伤的少年们有效的理解、关爱和引导,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希望每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都能够被温暖的守护。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