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绿道长又长 公园多又多 在咸宁,我们一起体验都市漫生活

2023-08-03 10:02:29 来源:咸宁网

8月2日至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运动员、裁判员、观摩团及媒体记者等齐聚咸宁,参加第四届全国老健会系列活动。除了活动本身,他们还有另一个关心的话题——在咸宁居住是怎样的感受?

在咸宁城区,以家为圆点,漫步闲游,连起的社区生活圈,是吃、喝、玩、乐、看病、健身等配套日趋完善的幸福圈;连起的城市生活圈,是屋边有花、家后有山、街头有园的风景圈。

在这小圈大圈内生活的人们,享受着这座宜居城市带来的幸福生活。


(资料图)

■社区多样配套

清早,穿过整洁开阔的小区,在咸宁城区张家湾巷南巷口,买一碗粉或面吃了后,再带点农家菜回家。闲暇时间,要么去香城书房看书,要么去老年康乐服务中心下棋。

这个暑期,温泉街道南昌路社区和谐小区不少老年人过着这样的惬意生活。

和谐小区原为人大、纪委、统计三家单位的职工宿舍,1992年建成,共9栋砖混结构房屋,居民171人。改造前,三个小区各自独立,小区内违建严重、道路破损、雨污混流、车辆乱停等,整体环境脏乱差。

2020年经过改造后,小区有了完善的基础设施、整洁的居住环境、配套的小区服务、长效的管理机制、特色的小区文化、和谐的邻里关系,成了远近闻名的和谐家园。

特别是香城书房、温泉街道综合文化站、老年康乐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等街道社区资源,嵌入南昌和谐小区,让居民不出小区,就实现就餐、读书、娱乐、康养、看病等。

可以说,社区配套设施越完善,居民生活越便利,舒适度和幸福感越高。

据了解,咸宁市今明两年先试点建设25个完整社区,重点从完整社区服务设施、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推进智能化服务、健全社区治理机制等四方面着手,推进社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打造居民归属感、认同感较强的社区。

■街边漫行绿道

走出小区,走上林荫绿道,走进街头游园,则是另一番感受,悠闲而放松。

上个周末,家住咸宁城区水榭花都小区的李秀珍带着孙子,推开小区后侧大门,在咸安区政府后山森林步道徜徉,呼吸新鲜空气,享受林间清凉。

咸宁城区新建两处森林步道——银泉大道与青龙路沿线处山体森林步道、咸安区政府后山森林步道。它们更好地满足市民的休闲、健身需求,同时缩短了人与大自然的距离,大大增强市民绿色获得感和生态幸福感。

截至2022年底,咸宁市主城区绿道总长度74.7公里。今年,全市计划建成绿道21公里。

外出休闲,不仅可以走走森林步道,还可以逛逛街边游园。

李秀珍说,小区对面金桂路和银桂路交汇处,是一处游园。游园一侧种了一片马鞭草,花朵是浪漫的紫色。今年,割了一茬,又长出来。紫色花丛,从春天开到夏天,每次路过,总会多看两眼。孙子特别喜欢在宽阔的草地上奔跑。  

当前,咸宁市积极推进街边游园口袋公园建设,顺应人们“300米见绿、500米见园”需求,建设一批“小而精、小而美”口袋公园。截至目前,主城区共有口袋公园80多个。

■城市潮玩公园

你还可以走远一点,去咸宁市人民广场,去温泉月亮湾,去咸宁大洲湖湿地公园,看看日新月异的咸宁。

咸宁市人民广场今年改造一新,成为全龄段运动公园,成了咸宁人“潮玩”场所。小孩们在云朵乐园,欢快地蹦床和玩沙;大人带着孩子,在亲水乐园,研究无动力设施;青少年在轮滑乐园,畅快的滑着滑板;年轻人在健身区,利用新型器材,跑步、拉伸颈椎等;中老年人在竹林氧吧,或打太极,或吹葫芦丝。

位于温泉城中的月亮湾,今年改造后,变成可看、可吃、可逛的活力街区。玩手机的柴犬、手握栗子的小松鼠、憨态可掬的猫头鹰、瞪着眼睛的青蛙……十余幅栩栩如生的手绘树洞画,成为月亮湾一道靓丽风景。1260盏亮化灯,“点亮”了月亮湾的夜经济,为片区商户带来热烈人气。

近30平方公里的咸宁大洲湖湿地公园,绵延的紫色马鞭草花海、碧野环绿水的湿地景观,给市民构建了一处户外游玩的桃花源。在其中,可以晨跑锻炼、骑行观景、露营烧烤,多种多样的游玩方式,让其成为休闲健身、亲子娱乐的休闲宝地。

今年,咸宁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54个,项目涉及绿色生态、海绵城市、市政设施、民生实事等多个方面,城市更新提速提质。

(记者 黄兰芬)

关键词:

热门推荐